香港電視大典
Advertisement

星期日檔案》(英語:Sunday Report)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新聞及資訊部公共事務科自1987年3月10日(星期二)起播出的一個新聞節目。每集節目以軟性專題形式探討不同的內容。現時節目於星期日播放,故名為《星期日檔案》。

節目名稱[]

《檔案》系列是會隨着節目播出當日為星期幾而改變的。如於星期一播出則稱為《星期一檔案》;星期二播出則稱為《星期二檔案》,如此類推。例如這個節目在日播出的話,它的節目名稱則為《星期日檔案》。而本節目首播時稱為《星期二檔案》。

最近主題[]

  • 2009年4月20日-生於Y世代:在香港,有人力資源機構將1978年至2000年出生的年輕人,定為「Y世代」。佔人口近五份一的「Y世代」,懂性以來都無風無浪,他們從小享受父母的重視,因而產生較強的自我價值。帶到職場上,期望公司同樣重視他們的存在價值,但亦有人讚賞他們比上一代更有創意,有遠見。本集將會從「Y世代」工、對僱主的態度、對工作的期望,帶出這群年輕人在現今社會的角色及其影響。
  • 2009年3月15日:港女.講男
  • 2009年3月08日:港男.講女
  • 2009年2月23日-探討網路欺凌(Cyber bullying)問題。
  • 2008年9月16日-我固執但我善良,講述亞氏保加症人士所遇到的問題,其實不可從表面上看出來,不過他們也會有強項。當中有一名曾經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分校修讀文憑和高級文憑,他很喜歡電訊、唱歌和跳舞。

特別專題[]

檔案二十年[]

2007年是本節目啟播20周年,在3月18日4月1日的《星期日檔案》中,播放歷年經典片段,稱作「檔案二十年」,由本節目歷任的旁述員旁白。

回歸十年[]

2007年香港主權移交十週年,在5月27日7月1日的《星期日檔案:回歸十年》中,講述香港主權移交之後的十年來的變化,第一集「我們的照相簿」以香港各階層的相片點題,回憶十年變遷。[1]

各集主題[]

  1. 我們的照相簿
  2. 風雨中的省悟
  3. 別去 · 歸來北上
  4. 馬照跑 · 股照炒
  5. 尋索光輝歲月
  6. 從隔膜到融合

正面評價[]

1998年開始(暫時只有1998年以後的資料),星期一/二/三/四/五/六/日檔案入選《電視欣賞指數調查》,每年皆會入選頭20名。[2][3][4][5][6][7][8][9][10][11][12]

年份 當年的名稱 名次 平均欣賞指數 平均認知率
1998年 星期二\星期三檔案 第四位 78.19 61.86%
1999年 星期三檔案 第十二位 76.6 54.2%
2000年 星期二/星期四檔案 第十四位 77.07 52.2%
2001年 星期二檔案 第九位 77.31 53.7%
2002年 星期二/星期五/星期六檔案 第九位 77.31 53.7%
2003年 星期六/星期一檔案 第二位 79.42 60.7%
2004年 星期一檔案 第二位 79.08 61.5%
2005年 星期日/星期二檔案 第二位 78.37 62.3%
2006年 星期二/星期日檔案 第十二位 76.66 63.6%
2007年 星期二/星期日檔案 第六位 77.86 66.7%
2008年 星期二/星期日檔案 第四位 77.96 64.5%

反面評價[]

2009年3月28日森美移動》當中的節目環節-《笑談廣東話》更利用廣東話俗語,諷刺「港女(香港女性)」在星期日檔案播出的《港女.講男》中的言論,而當日教授的廣東話俗語是「你正一姣屎凳篤!」


主條目:御宅族#「329御宅族宣言」

2009年3月29日,約二十七名俗稱「電車男」,在尖沙嘴文化中心舉辦遊行,不滿星期日檔案在2009年3月15日播出的《港女.講男》影射他們,醜化他們的形象,遊行隊伍由尖沙嘴文化中心遊行至旺角行人專用區,沿途高舉橫額及派發單張,向途人解釋何謂「御宅族」,其間吸引了內地及外國遊客拍照留念,亦有市民駐足觀看,遊行人士更批評,《星期日檔案》誤導公眾,「節目將我們與港男混為一談,而且只集中講電車男缺點如軟弱、懦夫,營造失敗者形象,令人以為所有御宅族都一樣。」 [13][14]

參見[]

  • 無綫新聞

参考文獻[]

參考

外部連結[]

Advertisement